栏目分类
沪上豪车炸街迎韩游客,炫耀变嘲讽引热议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0:32 点击次数:66
上海这几天有点热闹,当然不是天气的事儿,而是一群沪上少爷小姐搞了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活动:豪车炸街。说是为了迎接韩国游客,给对方展示咱们经济实力。这场大秀,把跑车、名牌和虚荣心捆在一起,还真就吸引了一波流量。但你要问效果咋样?嗯,大概是想炫耀一番,却被嘲讽得满地找牙。
先来说说背景吧。前不久,中国宣布对韩免签政策,这下好了,大批韩国游客像潮水一样涌进来。他们呢,自然不会错过长白山、张家界这些自然景区,还有魔都上海这样的国际化都市。可偏偏一些网友开始解读,说这是啥外交胜利,让人看着都有点哭笑不得。不过好玩的是,一些原本带着刻板印象的人,对韩国人的态度倒是悄咪咪地发生了变化。不再觉得他们只是泡菜和整容,而是发现,这帮人大手一挥,也能消费得起高档餐厅和奢侈品店。
于是问题来了。一听说韩国朋友来了,有些年轻富裕的沪少按捺不住了。平时开着跑车兜风也就算了,这回干脆组队出动,在市中心扎堆飙马力,还特意调整作息,就为了赶在人家面前露露脸。本以为自己闪亮登场会得到赞美,可结果如何呢?反响没两种,一种是自家网民各种夸:看看我们多强大!另一种就是来自那些冷眼旁观者,比如部分韩国游客,看完之后私底下吐槽:这种低级炫耀,好尴尬啊。甚至有人建议,要是真想打文化牌,不如多推推中国传统美食或者京剧艺术,比这个厉害多了。
那大家可能要问,炸街和免签到底扯什么关系呢?其实,中韩免签确实带来不少正面效益,尤其是在旅游业方面酒店生意好了,小吃摊忙不过来了,连博主都嗨起来发视频。但与此同时,也暴露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。有些商铺顺势火爆,比如那些卖小商品或地方特色礼物的;但另一些领域却被玩出了歪道理,比如这次豪车事件,它根本没有宣传到真正值得骄傲的人文风貌,只变成了一场肤浅竞赛。
更离谱的是网络上的狂欢氛围。一边厢,那些参与活动的小圈子自嗨得停不下来;另一边厢,看客们也没闲着,各种直播间里居然还冒出来一堆送礼物刷存在感的大冤种。据统计,仅一个账号当天收到10万元人民币打赏。这是什么逻辑?普通人为富二代献殷勤,是图啥呀?难道指望通过屏幕传递崇拜,就能分杯羹?
其实类似现象早已见怪不怪。从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万柳书院变装派对,到某社交平台上层出不穷的土豪晒日常,无不是资本利用猎奇心理割韭菜的新套路。而最悲哀的是,被收割的人不仅毫无怨言,还把自己的身份摆到了最低处,美其名曰向生活顶端致敬,其实骨子里还是一种集体性媚富心态作祟。
那么问题来了:这么折腾到底图什么?你以为外国人真的会买账吗?恐怕并不会。在很多外媒报道中,这类行为只不过加深了一些负面的刻板印象比如浮躁、不成熟以及急功近利等等。所以所谓证明实力,全程基本没人认真看待,更别提当回事儿。不信可以翻翻评论区,不管国内国外,全世界人民一致认为,这是现代版的小丑舞台剧。
换个角度讲,如果这些钱花在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上,会怎样呢?比如资助贫困儿童去念书,又或者推广传统文化做公益展览!是不是立马显得高级许多,但凡稍微用脑子思考一下,都知道答案明摆在那里。然而现实往往残酷,我们看到更多时候,人们宁愿砸重金打造表面光鲜,因为快准狠还能赚流量嘛!
说到这里,其实挺让人生气又有点无奈。从社会学视角来看,每个人多少都会受环境影响,当身边充斥攀比风气时,很容易失去独立判断能力。然而如果总沉迷于短暂满足,却忘记脚踏实地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,那么最终所有努力都是徒劳。千万别误会,我不是要否定享乐主义或者财富自由,只希望提醒一点:活在镜头里的每一分钟,你是否足够真实坦荡?
最后借用一句话作为共勉。唯有平视,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。生活虽然复杂,但保持清醒永远重要。如果哪天我们能够放下媚俗与焦虑,用双脚丈量真正属于自己的路,那才叫牛逼!

